芮杏文个人资料

芮杏文(1927年4月1日-2005年6月5日),江苏涟水(今灌南)县人,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正部级)、党组成员。

人物生平

芮杏文,1927年4月1日出生,江苏灌南县百禄镇人。

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修科毕业,大专学历,工程师。

1944年至1946年,苏北滨海县民运队队员,在苏北公学、华中建设大学、山东大学政治系学习。

1946年至1950年任东北局组织部干事,吉林化工厂机械场副主任,锦西炼油厂机电科科长、机械场主任,锦西化工总厂三分厂主任。

1950年至195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学习。

1951年至1952年任东北工业部干部学校组教科科长。

1952年至1958年任重工业部大连工程公司第一副经理,吉林第八机械安装公司经理,化学工业部吉林化工建设总公司副经理,化工部第一安装公司经理。

1958年至1966年任化工部兰州化工厂副厂长,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开封化肥厂指挥部指挥长,第七化建公司经理。

1966年至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待分配工作。

1969年至1970年任化工部青海七○五工程指挥部副指挥。

1970年至1978年任北京石油化工总厂领导小组副组长、基建指挥部第一副指挥,北京市城市规划局领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市国防一办副主任、党组成员。

1978年至1984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84年至1985年6月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1985年6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1987年11月至1989年6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9年6月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免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

1991年4月至1993年4月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3年3月当选为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第十二届(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增选)、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三届四中全会免职)。

1993年起任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理事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2004年3月离职休养。

人物逝世

2005年6月5日,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正部长级)、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芮杏文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芮杏文同志遗体17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芮杏文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回良玉、吴仪、张立昌、陈良宇、贺国强、曹刚川、曾培炎、王刚、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荣毅仁、薄一波、李铁映、何鲁丽、顾秀莲、盛华仁、华建敏、陈至立、贾春旺、王忠禹、刘延东、李贵鲜、张思卿、郝建秀和郑天翔、丁关根、田纪云、迟浩田、邹家华、韩杼滨、吴学谦、杨汝岱、宋健、朱光亚、胡启立、陈锦华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人物评价

芮杏文同志在长期担任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领导期间,指挥了吉林化工厂、兰州化工厂等5个国家重点化工项目和北京燕山石化总厂、泸天化工厂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在七机部、航天部工作期间,组织编制航天工业发展规划,对加速发展我国航天工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在任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兼国家计委副主任期间,积极推动建筑业改革和海外建筑市场的发展,重视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在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积极探索上海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和经济发展环境,为上海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期间,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过有益的贡献。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