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2.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3.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4.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5.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6. 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northwestmedal.com]。——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7.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七夕》
38.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9.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张埜《夺锦标·七夕》
40.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1. 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42.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43.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4. 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5.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6. 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47.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48. 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9. 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0. 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51.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52. 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53.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4.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55.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56. 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57.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58.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59. 泛爱风魔挚爱难,三江苦水半觥甜。七夕哭诉声幽远,欲燃红玫畛陌妍。——艾临《七夕外韵》
60. 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61.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62. 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63.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4.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65.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66.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67.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68. 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69.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70. 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71.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72. 玉炉沈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73.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74.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75. 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6.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