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1.%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2.%20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史记》
3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3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6.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7. 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
38.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39.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4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northwestmedal.com]。(后汉书冯异传)
41.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42.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43.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经》
44.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语·应务》
45.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7.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48. 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
49.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1.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52. 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诗经》
53.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54.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5.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诗经》
56.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5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58.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60.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61.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62.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63.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64.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易经》
65.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66.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
67.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楚辞》
68.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9.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70. 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71.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
72.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73.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74.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7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6.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7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7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79.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