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谦个人资料

王光谦 ,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1994年4月加入民盟,民盟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n

1978年9月,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力学及治河工程系,之后进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12月博士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7月起,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担任教师,历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7月,任青海大学校长。2013年12月,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2021年10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2022年7月,当选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22年12月,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n

王光谦主要从事水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王光谦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流泥沙工程系治河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至1989年12月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硕士(1985年)、博士学位(1989年)。

1990年2月至1992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2年6月,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泥沙研究室主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4年4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1996年6月至1996年12月,在中国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做访问教授。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任教育部特聘教授。

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在里贾纳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做访问教授。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7月至2022年4月,对口支援任青海大学校长。

2012年12月,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21年10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试用期一年)。

2022年7月,当选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22年12月,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2023年03月,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九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至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第八届、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常委,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三届中央常务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会第十届、十一届副主委。

职务任免

2022年1月13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接受王光谦辞去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2022年9月28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西宁市选出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王光谦调离本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有关规定,王光谦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2022年12月,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选举王光谦为副主席。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光谦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为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工程泥沙问题发挥了作用。承担“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973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汶川地震堰塞湖除险中。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月清华大学网站显示,王光谦共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20多篇。

【1】 Wang GQ, Xia JQ. Channel widening during degradation of alluvial rivers. Int J Sediment Res .2001, 16(2): 139-149

【2】 Ni JR, Wang GQ, Borthwick AGL .Kinetic theory for particles in dilute and dense solid-liquid flows .J Hydr Engr, ASCE .2000,126(12): 893-903

【3】 Fang HW, Wang GQ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uspended-sediment transport .J Hydr Engr, ASCE .2000, 126(8):578-592

【4】 Han WL,Gao GM,Wang GQ,Hui YJ .Experimental study on fall velocity of non-uniform settlement in flowing water .Int J Sediment Res .2000, 15(3): 299-306

【5】 Ni JR, Wang SJ, Wang GQ .River patterns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model .Int J Sediment Res .2000, 15 (4): 357-370

【6】 Liu JM#, Wang GQ,Wang SQ .Effect of coarsening of surface bed material on non-equilibrium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 during river degradation .Int J Sediment Res .1999, 14(2)

【7】 Ni JR, Wang GQ,Liao Q .A correction model for hyper-concentrated flow .Int J Sediment Res .1999, 14 (4): 145-148

【8】 Wang GQ, Fu X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t J Sediment Res .2001, 16(2): 284-295

【9】 Junqiang XIA#,. Guangqian Wang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bed deformation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3,18(2):176-191

【10】 Shao Songdong#, Edmod Lo Yat-Man and Wang Guangqian ..Simulation of fan formation using a debris mass model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2002, 40(4): 425-433

科研成果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奖项名称

1995年

关于固液两相流理论及其应用成果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7年

三峡工程坝区泥沙模型实验研究成果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8年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口门区水流特性计算和戗堤坍塌稳定性分析成果

国家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年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口门区水流特性计算和戗堤坍塌稳定性分析成果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0年

关于固液两相流理论及其应用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关于泥沙运动基本理论的成果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6年

流域水量调控模型及在黄河水量调度中的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人才培养

团队建设

2002年,王光谦领导的课题组获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该研究群体依托于清华大学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既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又紧密结合重大工程解决生产问题;活跃在学科前沿,与中国国内外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有的成员已成为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学者。研究群体成员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一起参与中国江河治理重大工程问题研究,形成泥沙学科的优势群体。

教育建设

王光谦建议持续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具体包括:进一步支持中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项目评选中,针对中西部高校单独设置一定数量的申报名额,“摆凳子、去帽子”,创新用人机制,引导人才向中西部流动;尽快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三期建设。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1年

青海省杰出校长

青海省人民政府

出版图书

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

作者名称 王光谦

作品时间 2009年03月

《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是2009年03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光谦。《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对从事水利、地理、环境...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1998年—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年—

北京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2年12月—2007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07年6月—2012年6月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7年12月—2012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11年8月—2012年12月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挂职)  

2012年6月—2016年1月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2年12月—2017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13年3月—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13年5月—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首席科学家  

2016年7月—

青海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7年12月—2022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18年2月—2019年3月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农牧委员会委员   

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22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国务院学位办水利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主任  

个人生活

王光谦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两位室友均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胡春宏于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倪晋仁于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三个人都出生于1962年,本科也都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1982年本科毕业后,他们又同时来到清华大学水利系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又住进了同一间宿舍——2号楼474寝室。硕士毕业后,三人都进入了夏震寰老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倪晋仁曾经画了“三只老虎”的画贴在474房间的门上,题名为“三虎居”。三人每天下午都会在宿舍楼下踢足球,或是聚在一起下围棋、打桥牌,“474三虎”还喜欢在宿舍里面给班里同学“编章回小说”。

人物评价

王光谦在治河领域一次次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但在一系列的荣誉面前,他总是很淡然。在王光谦的带领下,以前很多不敢上高原的人来到了青海;很多忌惮高海拔的人,对高原有了新的认识。各学科的领军人物一批又一批来到青海,在包虫病防治、新能源、生态保护、数字经济等方面带来了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光明日报》评)

王光谦学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较高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科研成果丰硕。2008年为汶川地震后堰塞湖疏导做出突出贡献。(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评)

将科研团队搬到青海大学,为青海大学乃至青海省科技创新注入了巨大能量和强大动力,王光谦功不可没。(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评)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