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重庆团地委组织部长、书记。创办重庆中法学校。1926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首任书记,领导四川国共合作。后兼任军委书记,与朱德、刘伯承、陈毅共同发动领导了顺泸起义。
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不幸被捕,1927年4月6日牺牲。有《杨闇公文集》传世。\n
人物经历杨闇公1917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留日中国学生和华侨举行的集会和请愿示威,被日本警视厅以所谓“违反治安罪”判刑八个月。1920年秋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秋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底,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成立,被选为书记。他领导重庆地方党组织,一方面大力发展工农运动,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于军事斗争。同年11月,中共重庆地方军事委员会成立,任书记。12月上旬,他参与策动驻泸州、顺庆的川军举行起义,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
1927年3月31日,在他与同志们的组织领导下,重庆市群众在打枪坝集会,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城的罪行。四川军阀刘湘派军警镇压,酿成重庆“三三一”惨案。惨案发生之后,他受到敌人的追捕。4月4日,在赴武汉的“亚东”轮船上被捕。反动派对他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敌人以死威胁:“难道你不怕死吗?”他回答道:“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4月6日在重庆遇害,年仅29岁。
主要成就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将武装斗争付诸实践并为之献出生命的革命家中的一位。在无产阶级上升成为统治阶级以前,暴力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先驱者们就开始了对武装斗争的理论探索,毛泽东、蔡和森、李大钊等都曾为此作出过理论的贡献。党成立以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则坚决排斥了和平改良的道路而主张暴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开展,为党实践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提供了契机,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进行过积极的实践。但是,由于党处在幼年时期,这种探索一度被错误路线所阻挠。
所获荣誉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杨闇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评价1926年9月,党中央曾指出:"川省现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志其刻苦奋斗的精神,更有为别省所不及者"。这既是杨闇公和他的战友们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崇高评价。
后事纪念烈士陵园历史
杨闇公牺牲后,其父杨淮清及革命同志找到其遗体,暂时厝于重庆江北相国寺。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杨淮清派闇公夫人赵宗楷用船将烈士遗骨运回家乡,葬于双江黄家沟枣子湾。
1957年,中共四川省委为烈士修墓立碑,朱德题写碑文。“文革”时期,墓茔遭到破坏,墓被毁。1979年,江津地委、潼南县委再度修复墓茔,重新立碑。1987年,四川省委及重庆市委决定搬迁墓地,在潼南城郊石碾村修建杨闇公烈士陵园。同年3月28日,邓小平为杨闇公烈士塑像题写碑名。1987年4月2日,杨尚昆、廖汉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陵园落成揭幕。2011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对陵园进行改扩建。
烈士陵园构成
陵园在原有占地12.5亩的基础上扩展到50.5亩,分为入口休憩区、陵园瞻仰区、展览办公区和森林公园区。
整个陵园以灰白色为主基调,呈清代民居风格,并以三层平台彰显杨闇公烈士一生的革命路程,分别代表烈士留学日本、回国组建“中国青年共产党”、为革命献身三段重要人生经历。在最后一层平台,走向杨闇公烈士墓的台阶是29级,代表了杨闇公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奉献出自己29岁的生命。
与杨闇公墓紧邻的是闇公之妻赵宗楷之墓。赵宗楷(1901—1971),重庆市荣昌县人,1924年与杨闇公结婚,在杨闇公的引导下,积极投身革命。1927年她与杨闇公烈士一起被捕,后在党的营救下出狱。杨闇公烈士牺牲后,她秘密回到双江,以教师的职业作掩护,继续进行革命工作,直至1949年双江解放。解放后,她兢兢业业为党工作,曾任四川省政协第三届委员。在十年浩劫中,她遭受迫害,于1971年在成都含冤去世,骨灰初葬于成都竹望山公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得以平冤昭雪。1979年中共潼南县委将她的骨灰运回潼南,安葬在杨闇公墓的右后侧。现赵宗楷墓前石碑为其子女所立。
烈士陵园荣誉
杨闇公烈士陵园于1996年4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杨闇公墓与杨闇公旧居一同于2000年9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杨闇公烈士陵园与杨闇旧居一同于2009年5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