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堃是中国影坛老一辈表演艺术家,1937年开始担任话剧演员。1940年任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演员,出演影片《青年中国》等。1945年后,在《白山黑水血溅红》《郎才女貌》等影片中出演角色。解放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山东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出演影片《南征北战》,《三年》,《烈火中永生》,《火烧圆明园》等。
人物经历项堃原来姓王,叫做王象坤,原籍山东,他没有进过小学,靠自学竟成为中学生,还在全省师范会考中考了第一名。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年纪轻轻的他满腔义愤,写小说抗日,竟遭当局逮捕。但在狱中他依然发表激烈议论,最终经过家人的全力营救才得以出狱。1935年他离开故乡,改名项堃,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想在演戏中宣泄他的抗日爱国热情。抗战爆发后,项堃投身到抗日反法西斯的洪流中,参加了应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邀请的武汉合唱团,人该团主要负责人兼戏剧股长。
参演话剧此后,在老师曹禺的推荐下,项堃加入中国旅行剧团,主演过话剧《日出》、《雷雨》。1938年初,项堃进入武汉合唱团,参加了一次对支援祖国抗战很有意义的南洋之行。这支“合唱团”实际上成为以戏剧、音乐、宣讲为武器的南洋救亡宣传队。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他们受到热烈欢迎。侨胞们感谢他们带来《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更感谢他们带来《放下你的鞭子》、《东北之家》、《原野》、《前夜》、《中国万岁》这样充满爱国热忱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