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翰,男,汉族,1968年9月5日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星微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
1992年邓中翰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97年毕业时取得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星光中国芯工程”启动实施,邓中翰带领团队承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星光中国芯”数字多媒体芯片并打入国际市场,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史文物收藏,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作为自主创新成果展出,这是党和国家对星光中国芯工程历史性贡献给予的肯定和表彰; 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劳动模范等。
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1987年9月,邓中翰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在大学期间,邓中翰就在黄培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
1992年6月,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先后获得物理学硕士(1992年8月至1994年5月)、经济学硕士(1996年1月至1997年8月)、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成为该校成立130年来横跨理、工、商三科学位的第一人。
1997年8月,毕业后加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公司,做高级研究员(至1998年9月)。
1997年12月,结合硅谷的风险投资基金,创建了美国硅谷半导体公司PiximInc(至2001年6月),领导研制高端数码成像半导体传感器,市值达到了1.5亿美元。
1999年10月,邓中翰受中国政府之邀,作为留美华人代表归国参加建国五十年大庆典礼,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接见。10月1,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财政部、北京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支持下,由邓中翰、杨晓东、金兆玮、张韵东等组成核心团队回国启动并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并由中星微电子公司负责实施。邓中翰担任总指挥、首席专家。
2001年6月,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教授(至2002年6月)。
2002年,邓中翰先后随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访问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进行考察。
2005年11月15日,邓中翰率领中星微电子首次成功将“星光中国芯”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首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IT企业在美国上市。
2008年2月28日,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微电子技术),时年41岁,是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10月1日,祖国60年庆典,邓中翰作为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创业家代表乘坐彩车在长安街上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向祖国献礼。
2010年8月,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2011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13年2月27日,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1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6年5月26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召开了北京市第三批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挂职锻炼启动会,邓中翰挂职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2017年3月3日,以邓中翰院士命名的“邓中翰院士工作站”落户湖南省湘潭高新区。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当选为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2019年10月1日,“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与核心领导团队集体受邀,作为爱国归国创新创业团队模范代表,以及国家70年奋斗历程中重要的奋斗者,参加了70周年国庆阅兵观礼活动。
2020年2月6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当选院士、外籍院士名单。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邓中翰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担任职务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1990年,邓中翰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用量子力学解释外太空射线对地球矿物质影响的论文,这篇论文让他在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脱颖而出。1990年、1991年分别在杂志《国际应用核物理学》及《中国科学通报》上发表3篇相关文章。1992年至1997年,在美国读书期间,先后发表过二十五篇学术论文,并获得威尔逊博士研究奖及楞次纪念奖,在国际固体电路年会上作论文课题报告。
1997年,加入IBM公司后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获得IBM发明创造奖。
2005年,邓中翰领导开发设计出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实现了八大核心技术突破,申请了该领域2000多项中国技术专利,取得了核心技术突破和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第一次在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达到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邓中翰带领“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制定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天网”安防监控基础信源SVAC国家标准。同时他还带领团队承担国家物联网领域的攻关任务,多款产品量产过亿枚,并为国家电网大范围解决南方冰雪灾害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9年12月28日,北京—1999-2019“星光中国芯工程”创新成果与展望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回顾和总结了“星光中国芯工程”20年来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研发成果大规模产业化、以及在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需求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功经验,并对“星光中国芯工程”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二十年来,“星光中国芯工程”引入硅谷创新机制,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坚持自主创新,坚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取得了核心技术突破和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以70多位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体的核心技术团队,吸引了2000多位优秀人才,组成了一支成熟的技术研发、芯片设计、市场开发、运营管理队伍;在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主管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数十项国家重大科技研发产业化项目,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才培养截至2005年中星微电子上市前,邓中翰领导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吸引了多位优秀的海外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回国效力,培养了几百名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组建了一支中国国内顶尖的芯片设计团队。邓中翰为数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了《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
荣誉表彰时间 | 荣誉/奖励 | 颁发单位 |
2003年9月 | 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 |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6部门 |
2003年9月13日 | 求是杰出青年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4人之一)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2003年11月28日 | 第八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45人之一) | |
2004年 |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 北京市 |
2004年 |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 北京市 |
2004年2月19日 | 2003中国半导体企业领军人物”(9人之一) | |
2004年5月23日 | 第二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17人之一) | |
2005年6月7日 | 首届“首都杰出人才奖”(5人之一) | 北京市委、市政府 |
2005年9月24日 | 2005年度“杰出校友奖”之“青年领导者奖”(2人之一)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2005年12月3日 | 2005十位聚人气企业家(10人之一) | 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 凤凰卫视、新浪网四家媒体 |
2005年12月28日 |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年度大奖(10人之一) | |
2005年12月31日 | 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10人之一) | 中华工商时报编辑部 |
2006年1月13日 | 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13人之一) | |
2006年1月18日 | 2005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100人之一) | 首届华商领袖年会 |
2006年1月21日 |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0人之一) | |
2006年4月 | 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25人之一) | |
2006年4月15日 | 2005最佳风云榜最值得尊敬的海归人物十佳(10人之一) | 中关村 |
2006年4月20日 |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00人之一) |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2006年4月27日 | 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11人之一) | |
2006年6月21日 | 2005年度海淀创新人物(20人之一) | |
2007年12月18日 | 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 | |
“优秀创业者”评选十佳之首 | 中关村管委会 |
先后担任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清华中星微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第六届),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个人生活邓中翰的妻子为歌唱家谭晶,两人在活动中结缘,于2009年结婚了,女儿于2014年春季诞生。
人物评价邓中翰是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技术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评)
邓中翰在“星光中国芯工程”中做出了突出成就,被业界称为“中国芯之父”。(北京工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