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

以上就是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基本刑参照点,个人诈骗5000至2万以上,单位诈骗5-20万以上就可以立案追诉,具有主犯、惯犯、造成严重损失、诈骗特定用途物资造成严重后果、诈骗物无法归还、用诈骗物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以及被害人严重伤亡这八种参照点的,在基本刑三年的基础上,随诈骗金额增加,刑期相应延长。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图片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

一、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二、合同诈骗罪的八种基本刑参照点

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以上就是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基本刑参照点,个人诈骗5000至2万以上,单位诈骗5-20万以上就可以立案追诉,具有主犯、惯犯、造成严重损失、诈骗特定用途物资造成严重后果、诈骗物无法归还、用诈骗物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以及被害人严重伤亡这八种参照点的,在基本刑三年的基础上,随诈骗金额增加,刑期相应延长。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图片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

在经济活动中,为了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力和义务,保证商品或服务交易的顺利完成,交易方往往会采取签订合同的方式,依托法律保护交易行为,但在现实中,有些犯罪分子从开始就抱着诈骗的目的,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打算,以欺诈哄骗、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交易对手的钱财,不仅造成合法商人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那么,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参照点是怎样的呢?

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在1998年7月实施《北京市关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抢劫罪等八种侵犯财产犯罪的数额标准》,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的文件中规定:关于诈骗罪犯罪数额(以人民币计算)认定标准,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并规定:数额是认定侵犯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根据侵犯财产数额外,还应当根据犯罪的其他具体情节以及诈骗罪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等,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定罪量刑。

诈骗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

一般诈骗罪

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在,除了影响较大的电信诈骗,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合同诈骗。因为签合同往往是创业公司才干的事情,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所以骗子们也很喜欢搞个合同诈骗。如果没上过当的朋友,可以用搜索引擎搜索下骗子公司,上面有经历者一条条血泪控诉,小的骗找工作的人士,大的甚至骗同行企业。你在骗子公司前面,加上北上广深等地域,还会搜索到更多信息。骗子公司除了西装革履、写字楼、电脑等硬配置外,还有个合同协议的软配置。当你在交钱给骗子们犹豫不决时,他们就会操着一口商务腔侃得你怀疑人生:“放心吧,我们是本地百强企业,严格按照合同办事,这个违约可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你仔细聆听,还会听到几句流利的洋文鸟语,为此深深折服。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图片

一,合同诈骗罪的定义。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比如:1,工作诱骗。骗子冒充世界500强公司,伪造营业执照、以及知名老总的身份证明,在签合同时以高薪工作为诱饵骗取个人大量钱财。

2,项目诱骗。骗子拉起一帮团伙,搞个开发公司,声称在当地搞个大项目,吸引各个投资公司加盟,签完合同钱到手后,果断跑路。

3,权利诱骗。有新闻报道,某男子冒充发改委领导,并伪造了国家公章和文件,不少企业找其签字批项目,他从中收受大量好处费。直到他落网后,有一位45岁的建筑商人怎么也不相信,花了几十万结交官腔十足的干部居然是冒牌货。

二,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不少骗子之所以胆大妄为,是对法律存在一个误读。如果你认真看过《刑法》就会发现:关于合同诈骗罪这样写道:如果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个数额没有标明,怎么才算数额较大,达到立案标准呢?

于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中重点提到: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有很大一部分骗子看到这里就开始乐开了花,骗二万元以上才算立案啊,那么我骗个一万五,都顶一线白领三个月的工资了,还不会被立案追诉。

骗子们千万不要得意那么快!其实,最高检察院只是提了一个2万元的标准,因为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具体以当地的司法解释为主,否则也不会在刑法中只写明数额较大。

根据大多一线、二线城市,可以得出合同诈骗罪较普遍的立案标准,一个是针对个人诈骗,一个是针对单位诈骗: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就会立案追诉了。

2,单位领导人员以单位的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数额在5万以上的,就会被立案追诉。

三,合同诈骗罪的判刑标准。

1,个人诈骗判刑标准。

个人进行合同诈骗,哪怕数额不满5000元,仍会根据诈骗的数额,处于相应的罚金;诈骗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不满1万的,会给予拘役。(拘役就是强制劳动改造,一般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最长不超过6个月。)如果诈骗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的,处于有期徒刑6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就加多一个月。

总之,诈骗3万元以下会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单处罚金的惩罚。如果超过3万元以上,除了基本的有期徒刑三年外;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会加多一个月。

诈骗数额超过10万元,有期徒刑为10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会多加一个月。

除了以诈骗数额定罪外,如果诈骗的是救灾、医疗等重要款项;或者诈骗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精神失常的;会加重刑期。

2,单位诈骗判刑标准。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处于罚金。

诈骗数额为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处于拘役。

诈骗数额为10万元,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0万元的, 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看了单位和个人合同诈骗的对比,有人会说:单位的诈骗怎么比个人诈骗的量刑低啊?单位诈骗200万才判十年有期徒刑,而个人诈骗10万,就可享受10年有期徒刑了。一是,单位诈骗的金额要归整个单位所有,才叫单位诈骗。比如:某些领导有野心,就为单位发展动了歪脑筋,采取了合同诈骗,资金流入单位的账户。如果这个领导诈骗的资金流入个人的账户,就不叫单位诈骗,叫个人诈骗了。单位是合法正规的机构,哪怕其中的一位领导出现合同诈骗,但大多员工都是知法守法的。

如果一帮骗子组成一个非法的诈骗公司,那不叫单位,不能用单位合同诈骗来量刑,只会用个人合同诈骗罪来算,诈骗首脑会罪加一等。比如:大学生徐玉玉案的7名诈骗分子,尽管才诈骗了1万元左右,但是造成了当事人死亡。首脑分子被判了无期,被没收个人财产。其他6人被判了3年到15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