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杀子报案
此案发生于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南通徐氏青年丧夫,带着儿子官保守
寡度日.徐氏年轻,貌颇清秀,丈夫死后,不甘寂寞,行为轻佻.徐氏居处
不远有一寺院,寺中有一僧名纳云,是一个守不住佛门戒律的花和尚.二人
勾搭成奸,你来我往,乡里丑闻四传,只是无人告知官保.一日纳云在徐氏
家胡作非为,二人寻欢作乐之时,官保由私塾回家,撞见其母与纳云的丑态,
怒火心头烧,骂走纳云,痛斥其母不该如此.徐氏本来见自己与纳云的丑事
被儿子发觉十分尴尬,又见儿子骂走纳云,指责自己,便恼羞成怒,竞丧尽
天良,乘官保不备之机,将其杀害.之后害怕此事被人发觉,又将官保尸首
割成碎块,埋藏四处.官保回家久不归塾,其师询问徐氏,徐氏假称儿子失
踪,遂报官府.私塾先生见学生失踪,便四处查寻,几经曲折,探知事情真
相,于是上告徐氏杀子,然官府以证据不足,并以哪有母亲杀自己亲生儿子
之理,不理此案.官保之师再告,官府竟将其拘押.就在此时,有一上峰官
员微服私访到南通,听到民间传闻,便暗访查明实据,遂将徐氏捉拿归案,
绳之以法,处以极刑.此案在民间流传颇广,后编成戏剧上演.
杀子报案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鉴于杀子报案秽亵残忍,不宜过分渲染,所以现代又将“杀子报案”撤去,以“太原奇案”取而代之,所以资料少了一些!
杀子报案又名“清廉访案”、“通州奇案”、油坛计,是清末著名奇案之一,记载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敬文堂刊本。有一说法认为此案应属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只是1985年周楞伽教授在将清末四大奇案编著成书时,鉴于“四大奇案”中“杀子报案”内容秽亵残忍,不宜过分渲染,另记述了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的太原奇案取而代之。《杀子报》内封题“清代实事风流奇案”字样,署“灵岩樵子校勘”,内有寡妇徐氏与僧人纳云私通.其子官保偶遇,徐氏和纳云惟恐坏事败露,乃合谋杀害亲子,并强迫女儿金定参与碎尸灭迹之事,就有戏曲《杀子报》流传,因其色情、凶杀和恐怖,1950年文化部宣布停演此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