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红岩》剧情介绍 第1集:
重庆是蒋介石盘踞八年的巢穴,是发动内战以来供应军火、物资、兵源、粮源的重地。为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由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彭林涛率领的华蓥山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彭林涛的妻子江竹萍主持的《挺进报》出版发行工作也是进展顺利,这份油印小报犹如阳光一般冲破了山城的重重迷雾。华蓥山游击队和《挺进报》成了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顾绍亭的心腹大患。丙种汇报会上,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二处处长徐翔飞兼任了华蓥山剿匪司令,并立下了“扶危戡乱”的军令状。华蓥山上,时任华蓥山游击纵队政委的彭林涛为掩护纵队司令员周桦等人突围,自己带领由神枪手小海林等人组成的十三人小分队阻击牵制敌人。阻击战打得异常酷烈,彭林涛且战且退,诱敌退至江边。濒临绝境的彭林涛率众跳江。剿匪失利,徐翔飞只好率部火速赶回重庆。彭林涛将数名幸存伤员安置在一处山洞之后,只身引开搜山敌人,途中竟被“游击队员”杜宝成俘虏。徐翔飞华蓥山剿匪之战无果而终,而这一天,也是徐翔飞剿灭华蓥山游击队和破获挺进报案件的最后期限。一个月前他在军政长官顾绍亭面前立下了军令状,案子不破,自裁殉职。无计可施的徐翔飞做最后一次垂死挣扎,山城所有特务倾巢出动,对重庆主要街道又一次进行了拉网式巡检。《挺进报》特别支部成员毕晓宇在送报途中暴露,随即引爆了皮箱中的炸弹。中共地下党员陈亦然接替了他的工作,在送报途中亦遭到军警搜查追捕,幸被富家小姐杨诗雨所救,并如期将报纸送到了清泉浴池。密会上,许建功和江竹萍对重庆市委书记潘图治指示将《挺进报》寄给顾绍亭的冒进策略提出质疑,但无济于事。
《烈火红岩》剧情介绍 第2集:
第二天,顾绍亭办公桌上赫然放着一份《挺进报》。顾绍亭暴怒,随即冒雨召开徐翔飞述职大会。两个月过去了,华蓥山游击队没有剿灭,20期《挺进报》又寄到顾绍亭的办公桌上。怒火难遏的顾绍亭当众宣布:二处处长徐翔飞已是党国的烈士。二处行动科科长张戒宣读完徐翔飞生平之后,徐翔飞举枪自杀。随后,顾绍亭命人卸下了徐翔飞肩头的两颗带血的金星。并当众宣布:如果有人立下戡乱的军令状,便可换他手上那两颗金光闪亮的将星,如果在30日内破获《挺进报》案并剿灭华蓥山游击队,正式授勋嘉奖。二处警卫组少校组员杜荫山走出人群,他就是俘虏彭林涛的那名“游击队员”。顾绍亭亲手为杜荫山戴上了带血的将星,同时任命杜荫山为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侦防处处长、华蓥山剿匪司令。二处刑讯室,彭林涛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丧心病狂的杜荫山决定在游击队经常活动的邻水县城将其公开处决。目的就是引蛇出洞,一举歼灭游击队。敌人的意图被消息灵通的潘图治偶然得知(但不知公开处决的是何人),随即潘图治将此情况转达给许建功,并要求许建功将这一情报转告给即将奔赴华蓥山送药的江竹萍,并要求游击队不准采取任何行动。就这样,不明丈夫处境的江竹萍接受了这一任务。丙种汇报会上,大权在握的杜荫山威慑住了宪兵、警察、保密站等头头脑脑。会后,由军、警、宪、特共同参与的地毯式搜查全面展开。此时,许建功传达市委的指示,要求《挺进报》要扩大印数。江竹萍提出纸张匮乏。许建功告诉江竹萍,潘书记通过关系搞到了一大批挪威打字纸,随后由自己亲自拿给陈亦然。另因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为减少传递环节和暴露危险,江竹萍代表组织要求负责《挺进报》新闻稿编辑工作的刘国扬和负责刻写工作的楚云霞住在一处,并以夫妻相称。楚云霞在街上偶遇同志加同学关系的方咏梅。方咏梅告诉楚云霞,自己明日要在教堂秘密完婚,丈夫便是某区委书记任达初(负责《挺进报》印报纸张)。楚云霞对方咏梅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羡慕不已,更对自己那个公子哥作派的“丈夫”反感加剧。
《烈火红岩》剧情介绍 第3集:
虽然楚云霞和刘国扬在共同的战斗中产生了朦胧的爱情,但她对刘国扬公子哥儿的作派不甚满意。但在江竹萍的一番工作下,刘国扬和楚云霞这对针尖麦芒还是住在了一起。在刘国扬住处,二人因为一些琐事拌嘴,直至不欢而散。陈亦然在取药过程中,邂逅杨诗雨。杨诗雨基本明了陈亦然身份,扬言要报警,除非陈亦然向“恩人”道歉并致谢。陈亦然告诉杨诗雨:“如果当初不是你出手相救,自己早就落入特务之手。这件事儿要是张扬出去,窝藏共党的罪名你是背定了,而且还可能殃及你那个当官的舅舅。”哭笑不得的杨诗雨只好看着陈亦然离去。在医院,陈亦然遭到化装成病人的特务围堵,杨诗雨再次帮他解围。夜,江竹萍将熟睡中的孩子托付给了楚云霞,交待一番后离开。走到巷口,听到儿子醒来,喊着妈妈,大哭不止。江竹萍返回,躲在窗下偷看儿子一眼,含泪离去。在陈亦然的配合下,江竹萍顺利躲过特务军警的盘查,直奔华蓥山。深夜回到家中的陈亦然遭到母亲的责备。陈母对陈亦然的工作性质有些模糊认识,但没有挑明,只是默默地担任儿子的岗哨,坐在窗口观察动静,彻夜不眠。在邻水县城,江竹萍偶然得知敌人即将再此处决共产党人,而所谓共党"匪首"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彭林涛。然而,江竹萍与游击队会合之后,她依然传达了市委的指示。并对游击队下一步的行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游击队在敌人撤退途中打一场伏击战;另方面,江竹萍只身赶赴刑场送丈夫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