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鬼谷子,是华夏文明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生长于先秦时期,鬼谷子本人没有做过经天纬地的事情,他的徒弟却在战国的舞台上出尽风头,先后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四位高徒,分别辅佐魏国、齐国、燕国、秦国。从他徒弟的本事来看,庞涓和孙膑属于兵家,苏秦与张仪属于纵横家和法家,而他本人喜欢道家的归隐生活,由此可以推断,鬼谷子是位集兵家、法家、纵横家、道家等诸多门派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属于罕见的全面型人才。

鬼谷子的一生,过着遁世不闷的生活,从来不过问世事,却又时刻参与着历史的进程。只是他参与历史的方式有些特别,喜欢通过培养高明的徒弟,鼓励他们积极地入仕,以此来广大自己的鬼谷门派。小编一直有个疑问,孔子都曾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道理,鬼谷子同为得道高人,明知身处乱世应选择规避之道,为何又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爱徒,一次又一次推向割据纷争的危险境地。看过鬼谷子给庞涓“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的预言,小编更加怀疑鬼谷子的用心。

​先说“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的庞涓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庞涓不简单,按照有限的史料记载,他应该是鬼谷子的大徒弟,与兵圣级人物孙膑隶属同窗。魏国军事最强大的时期,正是得益于庞涓的富国强兵之法。在此之前,魏国一直处于积贫积弱的局面,四方诸侯纷纷虎视眈眈,连同胞三兄弟韩国和赵国都可以对它吆五喝六,更别提东方的齐国。

庞涓投奔魏国后,积极地向魏惠王提出“勤王强国”的策略,使得魏国迅速从军事贫弱的处境摆脱出来,给韩赵两国造成极大的军事压力。公元前354年的魏赵之战,若不是孙膑从中使出“围魏救赵”的计策,很有可能赵国因此覆灭,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出局的那位。单从魏赵之战,便能够看出庞涓的用兵奇才,只可惜庞涓最终不敌孙膑的“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成为庞涓的人生句点。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关于庞涓的人生结局,鬼谷子早有预言。庞涓跟随鬼谷子学艺十年,总想着能够下山建功立业。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鬼谷子才答应他的请求。临行前,鬼谷子给庞涓上最后一课,让他出门采一支鲜花回来。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此时正值夏天,满山的鲜花令庞涓有些眼花缭乱。兜兜转转,一直没有拿定主意。眼看快到师父跟前时,他只好随手拿起一株马兜铃花。往前走数步后,庞涓觉得此花实在普通,便将马兜铃丢弃一边。转念一想,前边也没有别的花可以采摘,干脆回头将马兜铃捡回递给鬼谷子。

“此话有十二道棱线,预示着你将有十二年的得意人生。刚才你将此花丢弃又捡回,说明你顾念太多,得失心太重,恐怕会因此栽跟头。你一定要记住‘遇羊而荣,遇马而卒’”

鬼谷子接到花后,语重心长说道。庞涓便拜别鬼谷子,下山来到魏国。果然,魏惠王听说庞涓到来,特意吩咐杀羊设宴,从此君臣二人开启魏国十年的光辉序幕。巧合的是十二年后,庞涓命丧马陵之战。

鬼谷子放庞涓下山的用意

鬼谷子明知庞涓此行凶多吉少,还要放他下山施展拳脚,作为有着十年授业时间的恩师,鬼谷子为何不阻拦他,难道是鬼谷子有私心,还是别有用心。小编猜测其中有两个缘由。

一是庞涓极力要求。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之间在一起久了,感情上往往要浓于父子,庞涓跟随鬼谷子学艺十年,两人的感情自然不容质疑,想必是庞涓建功立业的心切,急于想要成就富贵人生,才会无数次的恳请老师,鬼谷子一时心软才放他下山。

二是鬼谷子有私心。

很多人或许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毕竟缺少一些人情味。可是古往今来,这么做的人有很多,绝不仅仅鬼谷子一人,他们自己不想出来做事,还要极力地推荐身边的人。

读史君认为,《三国演义》里有个“水镜先生”跟鬼谷子很像,他也是想隐居,却照样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自己置身局外,看着局内的诸葛亮呕心沥血。这些人绝非居心不良,只是天下大势总得有人去做,便顺水推舟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去尝试一把,也算是想为天下苍生尽一点意心。

孙膑与庞涓这对师兄兄弟之间的仇恨有多大?

用相爱相杀这四个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既生瑜,何生亮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有名军事家,是兵圣孙武的后代。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孙膑和庞涓原本师出同门,兄弟二人一起学习纵横之术,二人不光在一起读书,连吃饭睡觉都在一起。他们最初的梦想就是:期待有一天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建立盖世功勋,然后千古流芳。

有的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注定要比别人聪明,孙膑就是这种人,尽管孙膑是一位高人,然而他的情商却非常低。当初孙膑和庞涓都成为鬼谷子的徒弟后,经过了多年的学习以后,终于将治国强兵的经验都学到手中了,可以说之后的俩人是满腹经纶,只等出山以后遇见有眼光的老大重用他们,这样就能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孙膑在智力上比较聪明,在与庞涓拜师苦读时,孙膑的学习能力一直略胜一筹。然而人心始终是不可测的,遗憾的是,情商较低的孙膑并没有将此当回事,不知道庞涓心里始终在嫉妒自己,只是表面上拿自己当兄弟而已,孙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经历了多年的苦读,庞涓觉得自己学有所成,只有下山时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临行前还邀请孙膑一起下山,孙膑认为自己还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因此认为自己出山的时机还没到。因此庞涓就向鬼谷子递交了告别信,师父怎么挽留也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能送给他“好自为之”这句话。鬼谷子十分明白庞涓的能力强悍,然而此人没有度量,是个有仇必报的人。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庞涓根本就没听师父的话,就下了山,不出人所料,在乱世中很快就受到魏惠王的重用,被封为上将军。经历了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老大发展后,到魏惠王在位时期,国力已经走向了全盛。

在庞涓统帅之下,魏军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帮助魏国创建了丰功伟绩,这样庞涓才深受魏惠王重用。这样庞涓不光在魏国非常有影响力,而且在全天下非常有影响力,时孙膑还不过是一介无名之辈。

没过几年,修炼到满级的孙膑也拜别师父下山了,此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师兄庞涓,因此就去魏国找了他,希望他可以在魏惠王耳边多说些好话。看到孙膑来了以后,庞涓就惊慌失措了,然而毕竟是师兄弟,又不好直接拒绝。庞涓明白,只要孙膑受到重用的话,那么就没自己什么事了,毕竟其有非常高的才能。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庞涓灵机一动,表面上答应向魏王引荐,背后密谋要将孙膑给干掉,而他对此全然不知,而是傻乎乎的等待庞涓帮自己一马。

不一会儿,一队魏军闯进孙膑的住处,将孙膑关到笼子里,说他和齐国的人有私通,这可是死罪啊。而浑身不知的孙膑还不晓得是庞涓陷害自己,当庞涓来看他的时候,他就让其帮自己一马,说自己是冤枉的。而庞涓却说:我也无能为力了。

最后由于庞涓的陷害,孙膑被处以极刑而丢掉了两条腿,即使保住了性命,但也成了一个残疾人。就算是这样,庞涓还是对孙膑不放心,将其送进了动物园中,还让人专门看管。这时孙膑才发现,这一切原来都是庞涓所设计的。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经历了这番劫数以后,孙膑是乖乖的在班房里等死,还是想办法出去报仇雪恨呢?孙膑想了一番以后,决心要千方百计的离开庞涓的控制,然后再一雪前耻。孙膑就开始装疯,整天装疯卖傻,人们都认为他已经是傻叉了。孙膑为了让狱卒完全相信自己真疯了,就开始学狗叫;得知此事后,庞涓心里还有所怀疑,因此他就让人把孙膑丢掉猪圈中,让人监视孙膑的所有举动。在猪圈中,孙膑和猪没什么区别,甚至还开始吃了猪粪。久而久之,庞涓也觉得孙膑彻底疯了,就对孙膑放松了警惕。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他真的不能理解,自己这么信任的师兄,竟然这样对待自己,根本不顾及同门的情面。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要念及这段感情呢?

他发誓要报仇,但现在的他,和废人没有什么不同。何况双腿残废,连路都走不了,即便自己爬出来,谁会相信一个脸上刻着字的犯人?更重要的是,庞涓还能轻松放过他吗?倘若自己的著作完成,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必死之结局。相反,如果他没有完成的话,那么就有活着的机会。因此孙膑决定装疯卖傻,等待一个机会。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庞涓肯定不会认为孙膑能成为一个二货,他还派人暗中监视孙膑。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孙膑却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不仅吃猪食,连老鼠也不放过,还抓到了直接生吃。监视员向庞涓报告,庞涓也开始放松警惕。

一天,齐国使者淳于雍来到魏国。孙膑从狱卒嘴里得知了这个新闻,明白这是自己最后逃跑的时机了。

淳于雍是个特别有正义感的人,他可以说是又丑又穷的代表,曾经被人强行剃了光头。恐怕也只有做过囚徒的人,才对一个犯人的话不会感到怀疑!

孙膑爬到了淳于雍处,向他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期待他能将自己带出魏国。看到孙膑被折磨得惨不忍睹,再听他说话没什么问题,于是就相信了他的话。

因此,淳于雍就想了一个妙计,先对庞涓说了这样一番话,孙膑跳井里淹死了,接下来就将孙膑藏在马车之中,带着他逃到齐国,并将他举荐给齐国贵族田忌。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报仇之道

田忌起初并不相信孙膑的才干,然而因为淳于雍的推荐,也只能拿他当上宾,直到有一天才改变了这个看法。

那天,田忌像往常一样坐在台子上,准备观看赛马,看着别人的马个个肥壮,再看看自己的马,就像刚睡醒一样,怎么能够获胜呢。

孙膑看出田忌的忧虑,便使出了一个计,让田忌反败为胜,而且是大获全胜。田忌这才开始承认孙膑的才干,而且向齐王推荐了他,齐王问了孙膑兵法,觉得他能力超强,就让他当了教练。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公元前354年,赵国对魏国的合伙人卫国发动了进攻,因此魏国就出手相助了。直逼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一看就愣住了,急忙向齐国和楚国求救。经历了一番思想角逐后,齐国决定出兵营救,这就让孙膑有了报仇的机会。

事实上,当齐国谈论是否救赵国时,庞涓已经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得水泄不通。齐国为何还要出兵呢?是因为不想看到魏国强大。

魏国对赵国发动进攻,不是为了救卫国,而是想要吞并卫国:我还没有想到呢,你赵国先干了,那连你们也要收拾一下。但齐国这次出兵,也不是为了救赵国,而是为了让魏国的势力不再扩大。

因此齐国就两路出兵,孙膑和田忌带领大军援助赵国,另一路大军去偷袭魏国的大后方。本来田忌想要和庞涓正面对抗,被军师孙膑及时制止。在孙膑看来,庞涓有8万兵马,兵力是远超过自己这边的,吞并邯郸以后士气正盛,如果大军赶到邯郸,对庞涓来说就是以逸待劳。说到底,正面刚肯定是无法取胜的。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孙膑对庞涓很了解,知道他熟悉兵法,因此就用了计谋。

孙膑没有派人攻打魏都大梁,而是派人攻打魏国的坚城平陵,不仅如此,还派了两个最弱的将军去送死,让齐国在开局时就处于不利局面。

孙膑这样做,其实是在迷惑庞涓,让庞涓觉得齐国派来的人很笨。果然,庞涓被骗了,他为了能安心攻打卫国,决定先带一小部分士兵去奇袭齐军,将家中的臭虫收走。

孙膑对庞涓特别了解,他早就安排人埋伏在桂陵伏击庞涓,庞涓怎么也想不到,他居然会被孙膑偷袭,而且自己也成为了对方的猎物。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这时,齐国虽擒获了庞涓,却没有打败魏国的主力。没过多久,魏王派军队包围进入魏境的三国联军军,齐国紧急叫停,双方协商后决定:

魏国从邯郸撤兵,联军也离开魏国,将战俘庞涓释放。

孙膑并没有能成功复仇,但在经历了这一事件之后,他一战成名。

庞涓得知孙膑没有死,而且成了齐国的教练,于是特别愤怒,就让人到齐国去收买对方的总经理邹忌。邹忌本来就与田忌不和,于是在齐威王面前弹劾田忌,田忌被没收了兵权,而孙膑也一起被开除了。

庞涓用离间计,让孙膑有才不能施展,确实是个妙计。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公元前342年,魏国对韩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导致韩国伤亡惨重,因此只能让齐国来相助。齐国再次启用田忌为将,让孙膑当教练,展开了对韩国的救援行动。

然而孙膑这一次的行动就算是“围魏救韩”了。庞涓此时此刻就变聪明了,直接率大军返回。

他在路上看到齐军留下的灶台,本来还有十万个,后来就减少到五万个甚至是三万个,于是就认为,齐军就是胆小如鼠之辈,听说他的大军已回援,都吓得跑光了。庞涓为了速战速决,就将大队人马都抛弃了,率几千骑兵迅速回防。他没有想到,孙膑再次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中。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孙膑早就算准了庞涓的行军速度,天黑的时候正好到了马陵,果然,天黑的时候,庞涓刚赶到马陵的树林,看见火光四起,万箭齐发,魏军纷纷倒下。庞涓借火,看见树上的字,才明白自己再次上了孙膑的当。他叹息一番之后就拿出宝剑来自刎,临终前说:这小子居然这么厉害了!因此齐军乘胜追击,将魏军打得团灭,让魏国太子都成为了俘虏。

魏国经历了这番战役后而损失惨重,这样就没有机会争夺三界了。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而且庞涓被同样的计谋坑了两次,对于军事天才庞涓而言,孙膑的这种办法完全是在侮辱自己,让其心理也受到了致命打击。

从兵法上看,孙膑的做法并没有错。然而以人道主义来看这件事,他为了给庞涓下套,不惜牺牲齐国士兵的性命。他在庞涓死后而是继续杀戮,将庞涓的十万大军打得全军覆没。

孙膑在庞涓死后就天下无敌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孙膑就告老还乡了。

鬼谷子为什么不救庞涓  图片

概述

庞涓虽然输了兵法,但心理上还是赢了。他在孙膑还没折磨自己的时候就选择资金,让孙膑永远不能报仇,让孙膑永远留有遗憾。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这都是他们的师傅鬼谷子来掌控这一切的。鬼谷子故意不教庞涓《孙子兵法》,引起他的妒忌,让他们师二兄二人自相残杀,让三界处于混乱之中。

战国在鬼谷子眼中,犹如一个棋局,那些他的门徒是他手中的棋子。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