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昆个人资料

刘诗昆,1939年出生于天津,男,中国钢琴演奏者。

195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5年,跟随苏联钢琴演奏者塔图良学习钢琴。1956年,参加“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和匈牙利狂想曲演奏奖。1958年,参加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二名。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1973年,在北京为到访的费城交响乐团演出。1974年,与指挥家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78年,赴美国巡演,受邀到白宫演出。1979年,与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合作,在北京演出。1992年,在中国香港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琴艺术中心。1994年,担任“第十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评委。2005年,在苏州开明大戏院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2010年,在中国香港红馆举办音乐会,纪念邓丽君逝世十五周年;同年,参加了2010年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活动闭幕式音乐会。2013年,与小提琴演奏者吕思清等在纽约林肯中心举行音乐会。2015年,在英国伦敦参加了庆祝伦敦交响乐团成立七十周年庆典。2016年,在长沙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2019年,在北京华彬歌剧院参与了“当东方遇见西方”音乐会。

人物经历

195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5年,跟随苏联钢琴演奏者塔图良学习钢琴。1956年,参加在布达佩斯举办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和匈牙利狂想曲演奏奖。

1958年,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二名。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

1960年,到莫斯科跟随法因伯格教授学习钢琴。1973年,在北京为到访的费城交响乐团演出;同年,担任中央乐团钢琴独奏演员。

1974年,与指挥家小泽征尔,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78年,赴美国巡演,受邀到白宫演出,并同费城交响乐团录制了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1979年,刘诗昆与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合作,在北京演奏了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985年,赴加拿大演出。1992年3月,在中国香港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琴艺术中心。

1994年6月,担任“第十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评委。2005年9月,在苏州开明大戏院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

2010年6月,在中国香港红馆举办音乐会,纪念邓丽君逝世十五周年;6月,在中山音乐堂,与指挥家谭利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举办音乐会;12月,参加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世界的肖邦》纪念活动——2010年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活动闭幕式音乐会。

2011年6月,在成都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巴赫《C大调前奏曲》、莫扎特《G大调奏鸣曲》等作品。

2012年9月,与小提琴演奏者盛中国合作在桂林举办音乐会;5月,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和大师班。2013年9月,与小提琴演奏者吕思清等艺术家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举行音乐会。

2014年3月,在天津大剧院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2015年3月,在英国伦敦参加了庆祝伦敦交响乐团成立七十周年庆典,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见;7月,在广州大剧院举行独奏音乐会。

2016年3月,在长沙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演奏《C大调前奏曲》等作品。2018年8月,参加上海音乐学院第14届国际钢琴艺术节,并举办大师课。2017年12月,与小提琴演奏者盛中国合作在广州大剧院举行音乐会,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等作品。

2019年7月,在郑州参加2019伯牙国际钢琴艺术节;11月,刘诗昆、孙颖夫妇,燕守平,张也,马飞等老中青三代中国艺术家,与来自西方的歌剧演唱家及指挥家们,在北京华彬歌剧院参与“当东方遇见西方”音乐会,并在会上演绎了《春江花月夜》《茉莉花》《爱戴、尊敬、荣光》等海内外曲目。

主要作品音乐专辑重要演出

时间

演出地

所在城市

1959年

人民大会堂

中国北京

1978年

白宫

美国华盛顿

2005年

开明大戏院

中国苏州

2010年

红馆

中国香港

2010年

中山音乐堂

中国北京

2010年

国家大剧院

中国北京

2013年

林肯中心

美国纽约

2014年

天津大剧院

中国天津

2014年

广州大剧院

中国广州

演奏风格风格特征

刘诗昆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又先后跟随苏联专家塔图良、克拉芙琴柯、法因伯格等老师学习,他的弹奏可以说是具有典型的俄派钢琴风格。刘诗昆在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中,强调演奏时音符的颗粒性,用坚定有力的手指塑造着洪亮的音色,演奏风格刚强、朴实、大气,充满了生命力。

曲目范围

刘诗昆演奏李斯特的《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气势凌厉、在抒情段落中又发挥出明静的音色和如歌的特质;他演奏的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不仅掌握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吉普赛色彩,而且有高难度的八度同音反复技巧。刘诗昆手下的肖邦以宏大的气魄见长:《降A大调波兰序曲》和《降G大调练习曲》中赋予复杂的运指和速度以及音色的变化。刘诗昆演奏莫扎特的《G大调奏鸣曲》时把注意力放在童真的稚气、流畅的造句的优美情感上,散发着典雅高贵的气息。在处理近现代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回旋曲》时较为感人。

获奖记录
音乐类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56

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

获奖

1958

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

获奖

人物评价

刘诗昆天生一双弹钢琴的大手和超强领悟力。年逾古稀的他,依旧可以不依靠琴谱弹奏一整晚的音乐,依旧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改编中国民谣。(《广州日报》评)

刘诗昆具有卓越的音乐才能,技巧娴熟、触键敏捷。他的演奏音色浑厚、明亮,气势磅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刘诗昆的演奏细致而动人,充满了诗一般的美妙。细节与色彩精美而微妙,其中又有内在的力量与艺术家的热情。(前苏联钢琴演奏者吉列尔斯评)

刘诗昆是个伟大的天才,他是属于世界的。(钢琴演奏者塔图良评)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