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
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
——强调华为注重实践和实际贡献,而非单纯的学术头衔。
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从泥坑爬起来的是圣人。
——鼓励员工在挫折和困难中顽强崛起,获得成长和升华。
我们没有成功,我们只是在成长。
——体现华为持续进取、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
——倡导贴近市场和客户一线的人员拥有决策权力,以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
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以狼性文化比喻华为员工应具备的特质,强调敏锐、拼搏和团队协作。
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鼓励员工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改进,务实推动企业进步。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突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强调团队内部同甘共苦、团结一心的精神。
我永远都不知道谁是优秀员工,就像我不知道在茫茫荒原上到底谁是领头狼一样。
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
狼要具备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
——再次阐述狼性文化以及对优秀员工特质的期望。
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今天。
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力量对于跟上时代发展的重要性。
创新虽然艰难,但它是唯一的生存之路,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表明创新对于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意义。
我们不能企求产业界的朋友像我们一样艰苦奋斗,否则他们就活不下去。
我们要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同时我们也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自己。
——体现华为对合作伙伴的理解以及对自身奋斗精神的坚持。
我们的战略规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规划,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优化的。
——强调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制定战略规划。
活下去,永远是硬道理。
——突出企业生存对于企业发展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我们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而不是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决策制度。
——说明构建科学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导向。
不要盲目创新,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优化。
——提醒创新要基于实际,避免盲目冒进。
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
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居安思危,警示企业不能因长期顺境而忽视潜在危机。
我们要保持“深淘滩、低作堰”的态度,多把困难留给自己,多把利益让给别人。
——倡导一种合作共赢、自我克制的经营理念。
板凳要坐十年冷。
——鼓励员工要有耐心和定力,专注于工作,长期积累。
华为的冬天很快就要来临。
——通过提出“华为的冬天”概念,提醒员工要有危机意识。
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要提倡责任结果导向,而不是能力导向。
——明确价值评价应注重实际成果和责任担当。
干部要以灰度哲学为指导,开放、妥协、灰度是华为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
——阐述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和领导风范。
我们要敢于打破鸡蛋,才能做成蛋糕。
——鼓励突破传统和常规,勇于变革创新。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在主航道上奋勇前进,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要聚焦主业务。
——强调企业要专注核心业务,在困难时期更要坚守。
我们要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机制要求。
我们要把生命注入到产品中去,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新的生命。
——强调对产品投入情感和精力,提升产品生命力。
我们要重视普遍客户关系,这是我们差异化竞争优势所在。
——突出普遍客户关系对于企业竞争的重要性。
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反对虚假浮夸。
——强调企业内部求真务实的作风。
我们要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对人才培养方向提出要求。
我们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概括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关注企业内部管理优化和成本控制。
我们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为国家争光。
——体现华为的家国情怀和国际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