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的经典语录(32句)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那你就明白你当下的苦,也就释然了。

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当人一旦从危险里跳出来,他就不再去关注这个事物的危险了,他的目光就会全部落在这个事物的利益上。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

有术无道,止于术。

想要干好事,记住两句话: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太不当人了。

这个世界要不是黑白颠倒,那还叫众生吗?那该叫天国了。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

修为成佛,在求。

悟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股票的暴利并不产生于生产经营,而是产生于股票市场本身的投机性。

它的运作动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钱装到我口袋里去。

它的规律是:把大多数羊的肉填到极少数狼的嘴里。

窄门。

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极高的人生境界就是窄门。

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进了窄门,神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 人的法则是,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美女是魔。

是不是魔跟人家美女有什么关系?人们看自己的女儿、姐妹,再漂亮也不会缘起对美女的认知。

没有主,主义、主意从哪儿来?主无处不在,简单地说,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着相了,佛教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执迷于表象而偏离了本质。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

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为法,如是,又当如何。

还是有情本位,唯独出离不了一个情字,真希望有个祈祷就管用的天哪。

天下之论道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着。

扶贫之道若以次第而分,分为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

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是为哲人文化。

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尼采的一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人从根本上要面对两个问题:一、生存,得活下来。

二、是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芮小丹:“元英,你对我开始厌烦了吗?” 丁元英:“没有,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

”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

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言语道断,一说就错。

不可思议一词不是众生道里的对神秘事物的描述,而是如是、本来、就是如此,容不得你思议。

也是一种告诫、提示,是告诉你不可以思议,由不得你思议。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