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更年期症状如何调理及注意事项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导致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的躯体及精神症状。

更年期是女性逐渐衰老的一个阶段,女性在这个时间段,随着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导致身体及心理出现一系列症状。多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竭,而导致的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神经失调、血管舒缩、精神状态不佳等。有时还伴随泌尿系统的萎缩性改变、肌肉酸痛等症状。患者平时要合理膳食,多吃一些谷物纤维和新鲜的蔬菜水果。还可以适当的做些有氧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围绝经期综合征

又称:更年期综合征

就诊科室:妇科

概述

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导致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妇科

别名  更年期综合征

临床症状

潮热、潮红、出汗,月经变化,经血少或出血。

并发症

可有神经心理症状、外阴及阴道萎缩、心悸、胸闷、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检查

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盆腔超声、CT、磁共振检查

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激素替代疗法(HRT)、防治骨质疏松

治愈性

少数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减轻或消失。

饮食建议

饮食宜富含营养,多吃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重要提醒

预防应保持生活规律化,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充实生活内容、陶冶情操,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

病因

更年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更年期症状如何调理及注意事项图片

由于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引起激素紊乱所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1.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

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诊断依据

1.病史

仔细询问症状、治疗所用激素、药物;月经史、绝经年龄;婚育史;既往史,是否切除子宫或卵巢,有无心血管疾病史、肿瘤史及家族史。

2.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对复诊3个月未行妇科检查者,必须进行复查。

3.实验室检查

激素水平的测定。

治疗

治疗方针

心理治疗是治疗的重要组成,可辅助使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药物。酌情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科学、合理、规范的用药并定期监测。防治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HRT)

其他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的重要组成,可辅助使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药物。酌情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科学、合理、规范的用药并定期监测。防治骨质疏松。

预后情况

积极进行心理治疗,可解除疑虑,建立信心,促使健康的恢复。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生活规律化,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2.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3.充实生活内容、陶冶情操,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

饮食调理

宜吃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对于因月经频繁、经血量多引起贫血的更年期患者,平时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并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功能的食物。多吃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食用优质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忌烟酒、辛辣食物。

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