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占小便宜,终失大格局;放下欲望心,无事一身轻
贪占小便宜,终将失大格。
古有一书生,为了一枚小铜钱,丢掉十万“雪花银”。
这书生进京赶考,路见一枚铜钱,便急用脚踩下,环视四周无人,迅将其塞入囊中。后,书生因文章写得好金榜题名。主考官仍断然将其除名,并在墙上题诗一首:一枚铜钱尚动心,要他为官定害民;贪心从此须悔改,未做文章先做人。
划不来,真是“大姑娘坐石头——因小失大”啊。书生怎么也没想到,他捡铜钱的举动,恰巧被主考官看见了。
占小便宜吃大亏的人还多。《寒门再难出贵子》的长帖中,有一名“211大学”的实习生叫“治国”,出身穷苦,但踏实能干,本可实习后留在银行风控部,可他在一次公务接待后,将剩下的两包“中华烟”揣进自己裤兜,想带回家给老爸抽。
此举恰巧被风控老总发现,后来人力资源部考察“治国”时,风控老总始终不愿为这孩子说一句好话。
“治国”只好去找了一份跑保险的工作,从“米箩筐跳进糠箩筐里”了。
“渴时一滴如甘露”。穷苦时对物质格外看重,甚至多有贪恋,往往忘掉“不贪不占的品质、胜过黄金万两”的道理。于是公烟、公酒、公车、公物,甚至别人的东西,都想去揩点油,最后愈发贪婪,危害他人,腐蚀组织,终被“除名”,甚至陷入牢狱,永劫不复。
一个人,从小到大,均可能犯过低级错误。比如,捡了钱,并没交给警察叔叔;甚至也将公家烟酒,随意享用。殊不知,对待这些小物品的态度,折射的却是一个人的心理价值。
你心胸原本可装下宇宙万物,以及天下百姓,却塞进了一些本无价值的鸡毛蒜皮,人格一下子就小了。
“未做文章先做人”。应该反思警醒,立志驱走心魔,不被物役。你发现,“富贵”不必险中求。所谓富,无非心中无缺;所谓贵,无非别人需要。富贵,无非是为别人提供你的价值,换来你需要的东西。
何况一枚铜钱、两包“中华烟”,哪怕是半根草、两皮青菜,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