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就是要找准、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做“越位”的事情。
贾平凹曾说:“当五十岁的时候,不,在四十岁之后,你会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前半生,激流勇进,“不要怕”;后半生,知难而退,“不要悔”。
人到中年,也差不多熬到头了。不管多有本事,要记得“靠边站”。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在职场,要“主动让贤”。一个人不管多厉害,也要“服输”。毕竟四五十岁的年龄,精力会下降,学识会折旧。如果“不拉屎把茅坑占着”,反而讨人嫌,也会阻碍发展。与其力不从心,不如培养好年轻同志,“传、帮、带”,让单位后继有人。
在情场,要“懂得放下”。老话说“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年龄大了,要懂得做减法。时代不同,现在五六十岁也可能有“黄昏恋”。不过,有家室的人,少去“争风吃醋”。多余的感情,会折磨自己。把情场恩怨看开,守着眼前人,日子更靠谱。人老了,最好的依靠,就是老伴。
在酒场,要“学会拒绝”。年轻时,可以“千杯不醉”;年老时,不可贪杯。酒是穿肠毒药,喝多伤身,甚至会危及生命。如果非去不可的酒局,你可喝上三五小杯,千万不可“壶搞”。要放弃吃吃喝喝的社交,注重养生,健康是王道。
在钱场,要“够用就行”。人生不可太满,“半贫半富半自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知足常乐。苏东坡被贬黄州后,和妻子开荒种地,日子虽然清苦,但远离了是非,学会了享受孤独。他寄情山水,写下了《 赤壁赋》等千古名作。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不可为财死,没有必要“为了钱,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