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部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周南·关雎》,以雎鸠鸟相向和鸣起兴,引出男子对美丽贤淑女子的爱慕之情,是《诗经》开篇名句,生动描绘了纯真美好的爱情追求。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源自《周南·桃夭》,用鲜艳盛开的桃花比喻新娘年轻美貌,祝福新婚女子婚姻幸福美满,家庭和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出自《郑风·子衿》,细腻刻画女子对恋人的思念,通过内心独白,将等待中的焦急、惆怅与埋怨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节选自《秦风·蒹葭》,营造出空灵迷茫意境,诗人对“伊人”的追求可望而不可即,蕴含着无限怅惘与深情。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卫风·硕人》,短短八字,生动勾勒出庄姜的美丽姿容,“巧笑”“美目”加上动态描写,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源自《卫风·淇奥》,用加工骨器、玉器的精细过程比喻君子修养品德、学问的精益求精,体现古人对君子高尚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自《邶风·击鼓》,这句经典情话表达了生死相依、相伴到老的坚定爱情誓言,触动无数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节选自《王风·采葛》,以夸张手法极言思念之苦,将离别后度日如年的感受表现得十分强烈,富有感染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出自《郑风·风雨》,描绘女子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夜晚,听到鸡鸣等待君子到来的情景,见到君子后满心欢喜,体现爱情的美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源自《卫风·木瓜》,体现古人礼尚往来、珍视情谊的观念,传达对美好感情的追求与珍惜,超越物质交换,上升到精神层面。
《小雅》部分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小雅·鹿鸣》,描绘宴会上宾主欢宴场景,以鹿鸣起兴,营造和谐融洽氛围,表达对宾客的热情欢迎与礼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源自《小雅·天保》,用多种美好事物祝福人长寿安康、事业兴盛,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经典祝寿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小雅·鹤鸣》,原意借别国贤才为自己所用,现多比喻借助外力克服困难或弥补不足,蕴含深刻哲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节选自《小雅·荡》,告诫人们做事往往开始容易,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提醒人们做事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出自《小雅·小旻》,生动形容人谨慎小心、恐惧不安的状态,通过形象比喻,让读者深切感受那种紧张与敬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源自《小雅·车辖》,表达对高尚品德和光明正大行为的敬仰与向往,体现古人对道德楷模的尊崇和追求。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出自《小雅·小弁》,因桑树和梓树是父母所栽,后人用此句表示对故乡和父母的敬重与眷恋,体现浓厚乡土情怀和孝道观念。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节选自《小雅·常棣》,意思是兄弟在家中虽有争吵,但面对外部威胁时会团结一致抵御外敌,强调兄弟间的亲情和团结力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小雅·采薇》,以出征和归来时不同季节景物对比,深刻抒发士卒离家征战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及物是人非的感慨,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源自《小雅·斯干》,描绘出涧水清澈流淌、南山幽深静谧的美好自然风光,以及竹子、松树茁壮成长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环境的赞美和对家族兴旺的祈愿。
《大雅》部分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出自《大雅·烝民》,认为上天生育百姓,万事万物有其规律,百姓秉持常理,喜爱美好品德,体现古人对道德起源和人性本善的思考。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源自《大雅·卷阿》,以凤凰高飞、群鸟聚集比喻贤才归附,描绘出一幅贤才云集、辅佐天子的美好画面,表达对贤才的赞美和对国家昌盛的期盼。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出自《大雅·大明》,刻画周文王谨慎恭敬侍奉上天、德行端正的形象,正因如此,他才受上天庇佑,获得众多福祉,赢得四方诸侯归附。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节选自《大雅·文王》,劝诫人们不要忘记祖先功德,修养自身品德,顺应天命,通过自身努力追求更多幸福,体现对祖先的崇敬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源自《大雅·思齐》,描述周室人才辈出,成年人有高尚品德,年轻人也能有所成就,古代贤人孜孜不倦培养人才,造就众多杰出之士,反映当时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风气。
《颂》部分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出自《周颂·清庙》,描绘祭祀周文王宗庙时庄严肃穆场景,众多助祭者仪容端庄,秉持文王美德,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追思。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