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不清楚是“他”还是“他的女儿”在医院工作 ) 小王和小李在路上走着,他突然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不知道哪个“他”拍了哪个“他”的肩膀 ) 老师把信交给班长,他高兴地走了。
(“他”指代老师还是班长不明确 ) 小明和小刚约好下午打球,可他失约了。
(不清楚失约的是小明还是小刚 ) 妈妈告诉姐姐,明天去外婆家时带上她。
(“她”是指妈妈还是另有他人不明确 ) 修饰关系不明产生歧义 几个学校的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
(“几个”修饰“学校”还是“领导”不明确,是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还是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 ) 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王老师的助手。
(是“经验丰富”修饰“王老师”,还是修饰“助手”不明确 )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同第一句类似,“几个”修饰对象不明 ) 他在火车上画广告。
(“在火车上”是表示画画的地点,还是广告的内容是火车上的事物不明确 )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两个电视台的新闻。
(“两个”修饰“电视台”还是“新闻”不明确 ) 语义理解不同造成歧义 开刀的是他父亲。
(既可以理解为他父亲是主刀医生,也可以理解为他父亲是接受手术的病人 ) 这饭不热了。
(“热”可以理解为形容词,表示温度不高;也可以理解为动词,意为加热 )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起来”可以理解为记起了某件事,也可以理解为想要起床 ) 这个人好说话。
(“好”读三声时,表示容易、随和;读四声时,表示喜欢 ) 他借我一本书。
(可以理解为他借给我一本书,也可以理解为他向我借了一本书 ) 停顿不同导致歧义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停顿在“你说”后,意思是你先说,即使说不过他,你也得说;停顿在“他”后,意思是你说不过他,这件事也得有人来说 )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停顿在“找不到”后,是弟弟着急;停顿在“爸爸”后,是爸爸妈妈着急 ) 我看见他笑了。
(停顿在“他”后,是我看见他,他笑了;不停顿,可理解为我看见他这件事让我笑了 )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停顿在“我”后,意思是我能力有限写不好;不停顿,可理解为我认为由我来写不合适 ) 咬死了猎人的狗。
(停顿在“咬死了”后,狗是受害者;停顿在“猎人”后,狗是施害者 ) 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我要炒肉丝。
(可以理解为我要点“炒肉丝”这道菜,也可理解为我要亲自去炒肉丝 ) 他还欠款500元。
(“还”可读“hái”,表示仍旧欠500元;也可读“huán”,表示已经归还了500元欠款 ) 他走了一个小时了。
(可以理解为他离开已经一个小时,也可理解为他步行了一个小时 )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章太炎的书”可以理解为章太炎所著的书,也可理解为章太炎所收藏的书 ) 他的小说看不完。
(可以理解为他写的小说数量多,看不完;也可理解为别人看他的小说,一直看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