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当娜狂野及豪放的风格下,隐藏着的是,一颗热爱慈善的内心。
她一直致力于女权主义,表示反对性别歧视,始终认为“我们仍然生活在充满束缚的、有性别歧视的社会中”。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在为《时尚》杂志拍摄封面时,麦当娜涂着烈焰红唇,轻咬一串珍珠,在封面上印上主题“为了全世界女性同胞的权利!”
在非洲的马拉维地区,麦当娜看到当地人死于饥饿以及未知名的疾病时,心里触动很深,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帮助那里的居民。
她与一些富豪合作,成立“抚养马拉维”机构,在里头捐赠650万美元,并号召有能力的人进行捐款。
在麦当娜的努力下,马拉维地区的人们有了宝贵的食物和衣服,那里甚至还被修建了学校,孩子们终于有书可读。
除此之外,麦当娜还成立了光芒基金会,接受中左翼团体捐赠的大量资金,并将这些钱用在贫困人士的身上。
在做慈善时,麦当娜做到不站任何立场、不为任何派系服务,只看谁有需要,就为谁提供帮助。
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闹僵时,光芒基金会公然宣布将通过巴勒斯坦公平贸易协会,为那里的妇女农场小额贷款计划提供资金,从而招致亲以色列评论员的批评。
海底遭受自然灾害时,光芒基金会摒弃不同肤色之间的差异,及时向这个受灾国家送去宝贵的物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作为有名的爱心大使,麦当娜非常喜欢小朋友,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和当地的小朋友待在一起。
她曾为了儿子的抚养权,而与前夫在对簿公堂,差一点在法庭上破口大骂;在非洲看到一对双胞胎姐妹无依无靠后,她将姐妹两人接到身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来抚养。
好像在她的生命中,除了自己的男人,她对谁都很好。
尾声对于麦当娜的评价,好与坏均可能被呈现。好的一面是她很有爱心,坏的一面则是她在舞台上过于“豪放”。
美国作者露西认为,麦当娜年轻时遭受侵犯的影响是她所做一切的动力,甚至比她母亲的死更重要。
露西直言道:“她遇到最糟糕的情况,成为男性暴力的受害者,此后她扭转局面,将自己之前的角色颠倒过来。”
如果那天晚上没有遇到小混混,可能麦当娜的人生会呈现另一番模样,不像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样子。
从她的经历来看,童年时期早遭遇的创伤,真的会伴随人的一生,以至于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假如你幼时没有遭受过风浪,真应该好好感谢在背后默默帮忙遮挡的人。